<button id="hw9qh"><object id="hw9qh"></object></button>
  • <button id="hw9qh"></button>

    <rp id="hw9qh"><samp id="hw9qh"><blockquote id="hw9qh"></blockquote></samp></rp>
  • 
    
  • 您好,歡迎訪問寧夏國際招標咨詢集團有限公司網站!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寧夏國際招標集團有限公司
    新聞中心
    全國服務熱線:
    0951-7873333 7829819
    招標一部
    李錫山 7829123 13895660180
    招標二部
    7655500
    招標三部
    李 鋒 7829693 13895676526
    招標四部
    夏紅娟 7829186 13639516582
    招標五部
    吳東芮 76319763 19995122887
    招標六部
    李 峰 7630809 13995217091
    招標七部
    陳 晨 7809206 15209589885
    招標八部
    韓國峰 7829226 15009666608
    造價公司一組
    郭華娟 7829890 18161595623
    造價公司二組
    李 蕊 7829911 18309573512
    咨詢公司
    李 星 7896677 18709699424
    新聞動態   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中心  >> 新聞動態  

    我國保障性安居工程穩步推進

      發表時間:2018年12月27日  點擊數:3689 次

    40年,家安心更安
    ——我國保障性安居工程穩步推進

    圖①: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利字街棚戶區改造前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圖②:新疆哈密市柳樹溝鄉快樂克村牧民們正在搬家,前往安置小區。蔡增樂 攝(人民視覺)

    數據來源:住建部、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四川省政府、青海省農牧廳

    圖③:貴州省石阡縣扶堰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整潔有序。羅立軍 攝(人民視覺)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指出,“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建成了包括養老、醫療、低保、住房在內的世界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白∮兴,安居宜居”是萬千家庭的共同心愿。從1億人“出棚進樓”,到災后重建安置房,再到農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我國保障性安居工程穩步推進。

    1億

    棚戶區居民搬入樓房

    一張老照片,讓李建庭陷入回憶。

    “這是1991年,我們一家三口擠在20平方米的房子里,一直住到兒子上高中!崩罱ㄍナ墙K省徐州礦務局(現為徐礦集團)的退休職工。

    如今,20多年過去,一家三口變成一家五口,住的地方也從廠礦的小棚戶房變成近100平方米的大兩居。更讓李建庭滿意的是,拿到拆遷補償款后,家里只補了12萬就住進了新房子。

    在徐州,像李建庭這樣“出棚進樓”的居民有30萬戶,他們告別了“房屋低矮、道路狹窄、燃煤取暖、家中不通自來水、數百戶人家共用一個旱廁”的生活。

    從2008年中央啟動以棚戶區改造為重要內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始,大規模棚改已有10年的歷史。2008—2017年,全國棚改累計開工3896萬套,約1億人“出棚進樓”,圓了安居夢。

    棚改在改善了棚戶區居民住房條件的同時,也促進了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

    漂亮的休閑廣場、1500平方米的綜合服務中心、新建的醫院,在黑龍江省伊春市,昔日的西嶺中心林場低矮破舊的棚戶區,如今已成為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的都市生活區。林場撤并后,一部分土地用作開發旅游項目,另一部分土地則進行退耕還林,不少林場職工依靠旅游就業致富。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啟動新的三年棚改攻堅計劃,今年開工580萬套!翱梢灶A計,2018—2020棚改的腳步和節奏將稍有放緩!鼻迦A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認為,2020年后棚改工作將進入以公共租賃住房和社區服務能力提升為主要內容的常態化住房保障和社區發展工作。

    1200萬

    四川地震受災居民實現有房住

    來到北川羌族自治縣曲山鎮吳紅的新房,吳紅正在照顧年邁患病的公公。10年前的那場大地震,把吳紅家的房屋夷為平地,一同帶走的還有她丈夫、兒子和婆婆的性命。

    2012年8月,吳紅一家搬進了重建后的永久性住房!白∵M新房,感覺自己的家重生了!

    吳紅搬進的新房,是由國家統規統建,政府組織統一搖號,由受災群眾通過自行購買獲得的!拔覀儺敃r買房的錢,一部分是國家提供的無息貸款,一部分是中國紅十字會捐贈,其余是自己想辦法湊的!眳羌t說。

    汶川特大地震后,北川成為10個極重災縣(市、區)中受災范圍最廣、傷亡人數最多、經濟損失最大的縣。由于老縣城受損極為嚴重,北川縣城只得異址重建,成為今天的新北川。

    據統計,地震后北川全縣重建住房57060戶、維修加固29796戶,10147戶老縣城受災群眾和新縣城征地拆遷群眾通過公開搖號分房入住新縣城;11823戶3萬余名因災失地農民得到妥善安置。2007—2017年共建成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3712套,改造城鎮危舊棚戶區708套。此外,新北川的所有建筑均按照抗震設防要求建造,確保了建筑物的安全性。

    10年滄桑巨變,曾經的汶川特大地震廢墟上,如今立起一座座繁榮的城鎮和村莊。四川堅持城鄉融合發展,體現民族傳統和地域特色,修復加固365萬戶受損城鄉住房,新建26萬套城鎮住房,全面完成150萬戶毀損農房重建,保障541萬戶、1200萬城鄉受災居民“家家有房住”。

    53萬多

    青海群眾從游牧民變居民

    翻過日月山,便是倒淌河。河邊小鎮,曰倒淌河鎮。在這個地處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過渡帶的鎮子上,有個純牧業村,叫甲乙村。

    坐在村民寬太先家二樓寬敞明亮的客廳,說起過往,他百感交集。游牧的日子里,人隨牛羊走,換季扎帳篷,寬太先和村民們重復著祖輩的生活方式,直到2009年。

    那一年,青海省啟動了游牧民定居工程。甲乙村搬到了青海湖邊,住進了陽光房,牧民們成了城鎮居民。青海省農牧廳草原處的拉旦,是游牧民定居工程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他告訴記者,截至2014年,游牧民定居工程完工時,完成住房建設的游牧民共計11.3萬戶,惠及53萬多牧區群眾。

    從草原到城鎮,從游牧民到居民,改變的,不僅是牧區群眾的住房條件。拉旦說,在游牧民定居工程實施過程中,供水、供電、道路硬化等配套設施穩步推進。此外,在游牧民定居房集中的多個小區,都配備了通曉藏漢雙語的大學生志愿者綜合服務團隊,手把手地教定居游牧民使用銀行卡、醫?、家用電器等!岸ň又,娃們上學、老人看病,都方便了!睂捥日f。

    “游牧民定居不僅可以使牧區群眾享受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現代公共服務,而且有利于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的轉型升級,對牧區經濟社會長期發展意義重大!崩┱f。

    為了讓游牧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青海省在保證游牧民草場承包經營權不變的前提下,大力推進牧業合作社建設。從逐水草而居到發展生態畜牧業,貴南縣加尚村村民仁慶塔嘗到了甜頭!按謇锍闪⑿竽翗I合作社,大家按生產資料入股,年底統一分紅!比蕬c塔說,合作社里,現代化畜牧棚、青儲窖,一應俱全,他說,“一句話,有奔頭!”(記者 趙展慧 宋豪新 王錦濤)

    來源: 人民日報

     

    上一條: 明年物流降成本仍是改革“重頭戲”
    下一條: 強化逆周期調節,明年財政貨幣政策如何發力?
     
    榮譽資質 黨風廉政 集團架構
    旗下公司  |  新聞中心  |  業務領域  |  招標動態  |  黨建工作  |  聯系我們
    寧夏國際招標咨詢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 Reserved    
    網站設計制作:銀川天脈網絡公司  訪問統計: 6200209人 寧ICP備14001148號

    寧公網安備 64012202000110號